栏目分类比逍遥丸更厉害的穴位,很简单但很有效,每天艾灸1次,让肝越来越好
你的位置:电竞投钱可以返现吗知乎推荐 > 新闻动态 >比逍遥丸更厉害的穴位,很简单但很有效,每天艾灸1次,让肝越来越好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2:10 点击次数:78图片
早上起床总觉得嘴里又苦又黏,后背、胸口反复冒痘,头发刚洗一天就油得能炒菜……
你是不是也被这些小毛病折腾得心烦?其实,这很可能是肝胆湿热、脾胃虚弱在作祟!
别着急,咱们身体自带 “清湿热小分队”—— 行间穴、阳陵泉穴、阴陵泉穴和三阴交穴。
每天花几分钟按揉它们,就能帮你疏肝利胆、疏泄郁热、健脾祛湿,让身体从里到外清爽起来!
(戳上图,可进店)1.行间穴:
先说说脚上的行间穴,它是足厥阴肝经的荥穴,堪称扑灭肝胆郁热的 “第一把好手”!
中医讲 “荥主身热”,荥穴最擅长清泻本经的热邪。
而肝经绕阴器、布胁肋,一旦肝气郁结,郁久就会化热,导致口苦咽干、胸胁胀痛,甚至脾气暴躁。
行间穴就像专门克制肝火的 “消防员”,把蓝色艾草精油涂抹在第一脚趾缝,用手指重按2-3分钟,它能直接疏泄肝经郁热,把肝里的 “小火苗” 浇灭。
重按,在按摩学中本身就属于「泻法」,加上行间穴也可以清肝火,两者搭配,就像给闷烧的炉灶打开通风口,热气散出去了,嘴里的苦味、身上的烦躁感自然就减轻了。
图片
2.阳陵泉:
再看膝盖下方的阳陵泉穴,它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,也是八会穴中的 “筋会”,被称为疏通肝胆的 “清道夫”!
肝主疏泄,「肝胆是表里关系」,负责调节全身气机和胆汁排泄。
当肝胆湿热时,就像下水道被淤泥堵住,胆汁排泄不畅,不仅会口苦,还可能影响消化。
阳陵泉作为胆经合穴,经气最为旺盛,艾灸它能像高压水枪一样,把肝胆经络里的 “淤泥” 冲开,让胆汁顺畅流动。
图片
群里有个胆结石患者,病痛发作时,在膝盖外侧的阳陵泉附近探查,有没有条索、结节等反应物。
他的膝盖外侧有明显的硬疙瘩,每天他用纯铜刮痧板在这儿刮痧,直到硬疙瘩散开,三颗胆结石再次体检时显示:泥沙状。
图片
3.阴陵泉:
接下来是小腿内侧的阴陵泉穴,它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,堪称健脾祛湿的 “王牌”!
阴陵泉和阳陵泉都在膝盖的下方,膝盖内侧的是阴陵泉,膝盖外侧的时阳陵泉。
中医常说 “脾虚生湿”,脾胃就像身体的 “运输队”,一旦脾胃虚弱,水湿运化失常,就会堆积在体内,形成湿热。
图片
阴陵泉就像给脾虚的脾胃 “派了个帮手”,能增强脾的运化功能,把体内多余的水湿及时排出去。
这就好比加固堤坝,切断了湿热生成的源头。
坚持艾灸阴陵泉,你会发现大便不再黏腻不成形,头发、皮肤出油也会明显减少,但是在开始的前些天,小便会增多,这是体内水湿转化成小便外排。
图片
4.三阴交:
最后是大名鼎鼎的三阴交穴,它是肝、脾、肾三条阴经的交会穴,堪称调和气血的 “平衡大师”!
前面三个穴位主攻清泻湿热,但清利之法用多了容易伤阴血。三阴交正好能弥补这个不足。
肝藏血、脾统血、肾藏精,三阴交就像一个 “气血调度中心”,能同时滋养三条经络,调和肝脾肾的功能。
它既可以防止清利湿热时损伤阴血,又能从根本上改善体质,让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。
这四个穴位搭配起来:行间穴和阳陵泉直接疏泄肝胆郁热,阴陵泉健脾祛湿断根源,三阴交调和气血防伤阴,从多个角度把湿热 “一网打尽”!
每天抽30分钟,每个穴位都艾灸下,坚持一段时间,你会惊喜地发现,口苦消失了,皮肤变清爽了,连心情都跟着舒畅起来!
如果你也被肝胆湿热困扰,不妨试试这四个穴位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